“美丽中国”专项召开启动会
2019-02-15
2019年2月15日,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以下简称“美丽中国”专项)启动会在京召开。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副院长丁仲礼,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钦敏,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等出席会议。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张亚平主持会议。
启动会上,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宣读了专项的立项通知和专项组织机构人员名单。张亚平向专项总体组成员颁发责任书,并与专项依托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法人代表签订责任书。专项负责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葛全胜介绍了专项的立项背景、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美丽中国”专项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以关键技术集成和重大应用示范为主线,集成突破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和设备的研制,提升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关键技术体系,创新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绿色发展模式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状态检测和风险评估技术等,多尺度模拟美丽中国“2035年目标”和“2050年愿景”,并在京津冀、粤港澳、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发展区以及贵州、四川、吉林等生态脆弱区,福建、江西等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开展集成示范,以期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四大任务”,打好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蓝图与实施途径。
张亚平指出,“美丽中国”专项要紧紧围绕总体目标,聚焦重大成果产出,集中力量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按照“目标清、可考核、用得上、有影响”的“十二字”要求,做好预期亮点成果和重大应用示范。
丁仲礼要求“美丽中国”专项注重技术研发,提升技术含量,开展挑战性、高难度技术的研发,生态修复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要降低技术成本。聚焦研发方向,集中队伍力量,避免分散,应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挑战性难题,为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总量控制、环境容量、区域协同治理等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工作与法制化管理。
白春礼作总结讲话。他指出,“美丽中国”专项是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而部署设立的,是中科院坚持“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办院方针的重要举措。白春礼强调,专项要对标十九大美丽中国建设的科技需求,集聚全院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学图景和科学途径,要瞄准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凝聚和发挥中科院在资源环境、生物、高技术等领域突出优势,破解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短板与问题。
白春礼对“美丽中国”专项实施提出具体要求。他指出,专项要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系统梳理生态环境治理迫切关注的实际问题,要不断产出阶段性的重大科技成果,要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用得上、有影响”,还要“留得下”,要做出让部门和行业认可、让地方政府满意的重大示范工程样板。在总体目标与工作内容上,要集中力量做好、做深、做透有重大影响的示范工程,避免分散。要积极主动利用其他领域尤其是高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注重学科交叉与技术集成来解决美丽中国建设中面临的难题。他希望专项要和国家已部署的其他先导专项和项目进行有机衔接,充分利用国家其他相关科技任务的成果和技术,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的联合与合作。他还强调,专项及各层级任务的经费使用要符合国家和中科院相关政策与规定,必须建立严格、规范、有效的管理使用机制,确保专项经费使用合法、合理、合规。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科院学部工作局、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科技促进发展局、发展规划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人事局、科学传播局相关负责人,专项依托单位和各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以及专项参研骨干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美丽中国”专项启动(2019年2月15日,北京)
附件: